在量化金融投资的世界里,量化系统就如同我们的得力助手,重要性不用多说。无论是初涉市场的新手,还是经验丰富的投资老手,都需要借助合适的交易系统来辅助决策、执行交易。如今,市场上交易系统众多,让人眼花缭乱,而通达信、QMT 以及自己搭建的量化的量化系统,在众多选择中脱颖而出。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特点,通达信以其亲民的操作和丰富的技术分析功能,深受广大中小投资者喜爱;QMT 作为专业量化交易平台,为量化投资爱好者和机构提供了强大的策略编写与执行能力;自建系统则凭借高度定制化的优势,满足了大型机构对交易系统的极致需求。但它们也并非十全十美,各自存在一定局限。接下来,让我们深入剖析这三款系统的优势与劣势 ,帮你选出最适合自己投资风格和需求的交易 “利器”。

一、通达信


通达信是国内老牌的证券行情交易软件,以功能全面、操作便捷著称,广泛应用于个人投资者和中小机构。

1、优势

(1)行情与分析功能强大

① 提供实时行情、K 线分析、技术指标(如 MACD、RSI 等)、筹码分布等核心功能,支持多市场(股票、基金、期货等)行情查看。

② 内置 “条件选股”“预警系统”,适合技术分析型投资者快速筛选标的。

(2)操作门槛低,用户体验友好

① 界面简洁直观,鼠标 + 键盘操作逻辑清晰,适合新手快速上手。

② 支持传统的手动下单、批量下单,满足普通投资者日常交易需求。

(3)兼容性强,稳定性高

支持几乎所有券商交易接口,无需单独适配;软件运行稳定,极少出现卡顿或崩溃。

2、劣势

(1)量化交易功能薄弱

① 仅支持简单的 “条件单”(如价格触发、均线交叉触发),无法实现复杂的量化策略(如多因子模型、套利算法)。

② 无 API 接口,无法与 Python 等编程语言对接,难以自动化执行策略。

(2)进阶功能有限

缺乏回测系统,无法验证策略历史表现;不支持高频交易、算法交易等高级需求。数据处理能力较弱,无法批量处理海量历史数据或实时行情。

二、量化QMT

QMT 是由迅投信息开发的专业量化交易平台,主打策略编写、回测和实盘自动化,广泛用于私募、机构及进阶个人投资者。

1、优势

(1)量化功能全面

① 支持多语言编写策略(Python、C++),提供丰富的 API 接口(行情、交易、风控等),可实现复杂策略(如多因子、对冲、套利)。

② 内置完善的回测系统,支持历史数据回测(分钟级、日线级),并可模拟实盘环境验证策略有效性。

(2)实盘自动化能力强

① 支持策略自动下单、批量下单,对接主流券商接口,实盘延迟较低(毫秒级)。

② 提供风控模块,可设置仓位限制、止损止盈、涨跌停保护等规则,降低实盘风险。

(3)数据支持完善

① 内置海量历史数据(行情、财务、因子数据等),并可实时获取 Level-1/Level-2(需付费) 行情,满足策略对数据的高频需求。

② 支持数据可视化分析,便于策略优化。

(4)兼顾易用性与专业性

提供 “策略模板” 和可视化编程工具(如 “积木式策略”),降低新手学习门槛;同时支持底层代码自定义,满足资深开发者需求。

2、劣势

(1)需要门槛且难度较高

① 个人用户需通过券商申请开通,部分券商对资金量有要求(如 50 万以上),且可能收取年费(数千元 / 年),所以开通的时候,一定要找免费使用的券商。

② 策略编写需一定编程基础(如 Python),纯新手上手难度高于通达信。

(2)依赖第三方维护

平台更新、接口调整由迅投和券商主导,用户无法自主修改底层架构;若出现系统故障,需等待官方修复。

3、适用场景

① 量化爱好者、私募机构的中低频量化交易(如日线级、分钟级策略)。

② 需自动化执行策略,但不愿投入大量资源自建系统的场景。

三、自建系统

自建系统指机构或个人通过自主开发,搭建从数据获取、策略编写到交易执行的全流程量化平台,常见于大型私募、高频交易公司。

1、优势

(1)完全定制化,灵活性极高

① 可根据需求设计架构(如分布式计算、低延迟交易通道),支持高频交易、跨市场套利等特殊场景。

② 数据来源、策略逻辑、风控规则均可自主定义,不受第三方平台限制。

(2)性能极致优化

① 可直接对接交易所或券商的极速柜台(如华鑫证券 “奇点”、中信 “CTP”),交易延迟可降至微秒级,满足高频交易需求。

② 数据处理能力强,可整合多源数据(如新闻舆情、另类数据),提升策略深度。

(3)长期成本可控

无需支付平台年费或接口费用(仅需承担服务器、数据采购等成本),适合高频交易或大规模策略运行的场景。

2、劣势

(1)开发成本高,技术门槛陡峭

① 需要组建专业团队(程序员、量化研究员、运维工程师),开发周期长(数月至数年),初期投入技术成本巨大。

② 需掌握底层技术(如 C++、Linux、网络编程、数据库优化),对团队技术能力要求极高。

(2)维护难度大

① 需持续更新系统以适配交易所规则变化(如新规、熔断机制)、券商接口调整,否则可能导致交易失败。

② 服务器、网络等硬件故障需快速响应,否则可能造成重大损失(尤其高频交易)。

(3)合规风险

自建系统需通过交易所和券商的合规审核,接口对接、数据使用等需符合监管要求,流程复杂。

3、适用场景

① 大型私募、量化机构的高频交易、算法交易、跨市场套利等高级需求。

② 对系统性能、策略保密性有极致要求,且具备充足技术和资金储备的场景。

四、主页免费领取量化资料

Logo

专业量化交易与投资者大本营

更多推荐